乱世出光明
首页 > 历史小说 > 乱世出光明

乱世出光明

9.5分 其它作品>
连载中 签约作品 历史
10.59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
主角: 白玉兰
作者:白发老祖 更新至:第二十五章余波暗涌 更新时间:2025-04-16 11:38:28
更新时间:2025-04-16 11:38:28
10.59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
  • 作品介绍
  • 作品目录 (25章节)

简介

新作品出炉,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,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,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!

第一章汉阳码头

1916年冬夜**白玉兰的织锦斗篷扫过潮湿的木板,怀表链子在江风里叮当作响。三十七箱德制毛瑟枪正从"豫昌号"盐船卸货,麻袋封口的粗盐粒簌簌掉落,露出底下泛着蓝光的金属部件。"三太太,海关巡艇往三号码头来了。"工头杜铁山抹了把汗,煤油灯将他脸上的刀疤照得忽明忽暗。远处传来汽笛嘶鸣,惊起船桅上栖息的夜鹭。她摘下翡翠耳坠抛进江水,金丝楠木匣里的盐引凭证突然变得烫手——那上面盖的是己故袁大总统的印信。---**江公馆西花厅·同日寅时**梨花木座钟敲响第西声时,江震霆的紫砂壶裂在青砖地上。这位掌控着长江六省盐运的巨贾,此刻正用枪管挑起三姨太的下巴。"日清商社的货单写得明白,十二箱东洋海盐。"他嗅到枪油混着栀子发油的味道,"白玉兰,你当我书房里的《申报》是摆设?袁世凯倒台第七天,就敢动军火的念头?"窗棂外闪过电光,照亮女人旗袍立领处的暗红掐痕。她忽然笑起来,露出当年在武昌城唱《玉堂春》时的梨涡:"老爷可记得今日是什么日子?七年前您用三百担川盐换我出戏班,正是腊月初八。"---**英租界怡和洋行·次晨**沈墨白推开旋转门,怀中的《新青年》杂志险些撞碎在大理石柱上。他隔着玻璃看见江雪卿正在签署文书,女学生装的袖口露出半截绷带——那是三天前在汉阳兵工厂示威时,被军警扯断珍珠项链留下的伤口。"江小姐真要变卖陪嫁田产?"他将热咖啡推过橡木桌面,"令尊若是知道你在筹办女校...""沈先生不也在典当祖传的端砚?"她指尖划过报纸头条《蔡锷将军病逝日本》,油墨在蕾丝手套上洇开墨痕,"昨夜法租界查抄三家进步书店,您那篇《论德先生与赛先生》怕是..."话未说完,窗外突然传来爆炸声。两人同时扑向窗边,望见江面腾起的浓烟正是来自"豫昌号"停泊的方位。

汉阳码头三号仓库·1916年腊月初九煤油灯在穿堂风里摇晃,将杜铁山的影子撕成碎片投在盐包堆上。白玉兰的绣鞋陷进散落的粗盐里,每一步都发出细碎的悲鸣。她忽然按住工头握枪的手腕,指尖精准抵住那道旧枪伤。

"七年了,杜老大还留着武昌起义时的习惯。"她忽然改用湖北土话,褪去吴侬软语的腔调,"革命军发给你的汉阳造,卡壳时会往右偏三寸吧?"

杜铁山瞳孔骤缩,灯罩内侧的樱花刻痕突然映亮他半边脸。枪管微颤的刹那,仓库二层传来图纸抖开的脆响。两人同时抬头,看见江文渊的德式猎装下摆掠过铁质围栏。

---

**江面渡轮·同日辰时**

沈墨白将密码信残片浸入红茶,血字在杯底显现"武胜关"三字。他望着江心缓缓下沉的"豫昌号",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掌心的黄药末染脏了《新青年》扉页。

"先生该换枇杷膏了。"摆渡老人忽然开口,竹篙点破水面的朝霞,"汉口日租界的顺天堂药局,今早刚运到云南白药。"

汽笛声中,江雪卿的马车正驶过江汉关钟楼。她解开绷带,露出小臂上用火漆封存的微型胶卷——那是昨夜从爆炸残骸里抢出的底片,显影后竟是满铁调查报告的片段。

---

**江公馆地窖·同日午时**

白玉兰掀开第三坛陈醋,终于找到用油纸包裹的捷克制左轮手枪。铜制枪身上刻着"1911.10.10"字样,弹巢里却填着六发日本三十年式步枪弹。

窗纸突然被戳破个小孔,江文渊的图纸顺着竹管滑入。羊皮纸上绘着汉阳铁厂改良方案,空白处却用显隐墨水写着:"孙先生问武昌旧友安好"。

前院传来管家的惊叫,二十箱贴着"海盐"封条的木箱正在渗血。江震霆掀开箱盖时,三十把南部十西式手枪浸泡在融化的冰碴里,每把枪柄都镶着樱花纹章。
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